(瓠瓜的管理及施肥)瓠瓜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葫芦,又名葫芦籽、扁香蒲、葫芦、夜来香、黑葫芦等。是葫芦科一年生藤本草本植物。下面就来看看葫芦的高产栽培技术吧!
葫芦的生长环境为喜温植物,生长温度为20 ~ 25℃,不耐涝旱。多雨地区注意排水,干燥时及时灌溉。喜温,耐低温性小,种子在15℃
葫芦1号种植技术。种植方法:葫芦可在终霜冻前直接在露地撒播,也可在保护地育苗后种植。种子在播种前需要处理。种子需要浸泡24 ~ 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用种量为250克。葫芦苗的管理与春黄瓜相同。可以参考黄瓜育苗技术。
2.播种育苗:西葫芦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初播种,每公顷种子用量3.75克。播种前将种子用55℃的温水浸泡15分钟,然后放入25 ~ 30℃的恒温中加速发芽,待芽全部到位后播种于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暖防寒,通风透光,适当保持土壤干湿。苗龄约30 ~ 35天。播种前10天左右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
3.整地施肥:选择西葫芦为栽培地,土壤为富含腐殖质的油性沙土,要求2 ~ 3年不种瓜类作物。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20-25cm,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000-45000公斤,人粪15000-22500公斤或饼肥1500-1875公斤,过磷酸钙300-400公斤。
4.适时栽植:栽植前10天,做好高20-25厘米、宽100厘米、宽50厘米的边框,然后铺上塑料薄膜栽植。种植间距0.67m,挖坑种植单苗,浇水生根。耕前用克无踪除草一次,耕后喷丁草胺一次,然后移栽。
5.植物调节:葫芦有无棚架都可以栽培,在无棚架的地面上攀爬时需要压藤蔓,防止风害。当幼苗长到30厘米高时,用2-3米的长竹竿搭起人字形架,交叉在1.3米左右。为了便于侧藤的攀援和藤的人工压条,需要2-3个横架。葫芦主要由蔓藤和太阳藤产生,应进行植株调节,进行2 ~ 3次取芯,促进蔓藤和太阳藤的发生。
6.肥水管理:葫芦生长势弱于其他瓜类,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了施基肥,还要施追肥和灌水。追肥应该谨慎和勤奋地使用。种植成活、去核、果实膨大后施一次肥。采收后分阶段追肥1 ~ 2次,促进后熟瓜的生长。葫芦需水较多,要及时浇水。这样一来,干旱时可以1 ~ 2天浇一次水,但如果雨水太多,要及时排水,防止渍水。
7.适时采收:适时采收可以提高果实品质,促进上部继续结果和后续甜瓜生长,是早熟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当幼瓜的毛发基本脱落,皮肤变白时,就是适宜的收获期。一般第一批瓜的收获期为开花后15 ~ 20天,果实旺长期为开花后10 ~ 12天。果实太老,不能采收,影响食用价值。
葫芦病虫害的防治。镰刀菌萎蔫病
【症状】根茎藤蔓被侵,叶片严重萎蔫。开花结果后,初期发病的外观似乎脱水,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可恢复。根部变褐或腐烂,患部溢出琥珀色胶质。
[对照]可采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黄腐酸800倍稀释液、特效黄炜玲1500倍稀释液、50%敌敌畏500倍稀释液、灭蚁灵或农用链霉素600倍稀释液中的一种进行灌根。
2、炭疽
【症状】最初病灶淡黄色,近圆形,后病灶中心断裂。严重者叶片枯死,叶柄出现淡褐色条纹,果实淡绿色,渍水,然后中间凹陷处有一个近圆形的暗褐色斑点,有时表面溢出橙色粘质或腐烂。
【防治】可采用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75%百菌清500倍稀释液、灭蚁灵600倍稀释液、普罗帕酮1000倍稀释液、硫磺悬浮剂500倍稀释液中的一种进行交叉喷雾防治。
3.霜霉病
【症状】受害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淡紫色霉斑。
【防治】可选用58%福美双500倍稀释液、醋酸锰锌500倍稀释液、60%抗病毒矾500倍稀释液、克霉灵1倍稀释液、倍得利600倍稀释液、70%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异霜灵500倍稀释液中的一种进行喷雾防治。
4.害虫
【危害】葫芦的主要害虫有瓜蚜、瓜蝇、黄头瓜和夜蛾,危害葫芦的根、叶、茎和果实。
【防治】可通过深施或撒施米乐及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配杀虫双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1.葫芦籽的正确种植方法有哪些?
2.塑料大棚种什么果树效益好?
3.如何培育葫芦
4.如何种植高山蔬菜
5.农村种植瓜果的方法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